项城市奋力实现教育事业新跨越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09-07-06 18:59:1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本报讯 (记者 张猛)随着今年高招成绩的揭晓,项城市喜报频传。该市在连续8年高考综合指标排名位居周口各县区首位的基础上再攀新高,今年高考成绩取得了文理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一批以上上线人数、上线率及文科个人最高分等多项周口市第一,实现新的跨越和突破。

  重视教育,加大投入,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根本保证。项城市是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市,是河南省6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和全国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市。近年来,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经费优先落实,教育工作优先考虑,教育困难优先解决。特别是在高中教育发展上,该市坚持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高中教育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制订高中教育发展规划;确立“立足建设、内涵发展、调整布局、优化资源、整体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每年都召开10多次书记、市长办公会或联席会,听取教育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高中教育问题,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将普通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财政预算,出台了《关于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的意见》,在办学模式、融资手段、管理体制等方面为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各高中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了共同关心、共同支持高中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使项城市高中教育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科学规划,夯实基础,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高质量,就没有高中阶段教育的高水平,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教育的健康发展。”项城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市教育部门切实把高中教育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确立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的思路时,首先把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展“普九”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全市蓬勃开展了以提高中小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核心的一级管理学校和周口市示范性学校、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近年来,全市中招报名人数和考试成绩年年居周口市首位,为高中教育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生源基础。

  为优化配置高中教育资源,项城市教育局先后撤并了3所薄弱农村高中,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筹建了项城二高;为满足一高生源不断增加的需求,将撤并后的第二职业高中校园划归一高,使一高占地面积扩大到200多亩,新增班级17个。该市通过适度集中财力、生源和师资力量,避免了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促进了学校综合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加强管理,打造品牌,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增添了动力。该市科学确立“强校创名牌、弱校育特色、整体壮规模”的工作目标,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作为主要途径,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十五”以来,项城市切实加大对一高、二高的投入,多方筹措资金1亿多元,建设和完善了基础设施,加快了信息化步伐。

  各高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不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和提升。

  他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启动新世纪园丁工程,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稳妥地推行了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坚持引进、培养、稳定的原则,有效解决了师资问题,调动了广大高中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高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2005年,项城一高、二高相继被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活力。在高中教育发展中,项城市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模式,使高中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发展的后劲。

  积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中教育。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允许社会融资,以股份投入方式办学;允许兴办不同投入主体相结合的混合型学校,形成多方投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多元化办学机制。社会力量兴办的高中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学生统一组织招生,教师全部由教育局委派,教师工资由市财政统一拨付。办学体制的改革,壮大了项城市高中教育规模,形成了多元化办学格局,解决了高中教育总量不足的矛盾,为社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化、丰富性,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初步形成了高中教育竞争机制和竞争局面。公办学校在与民办学校的竞争中促进了教育的高效率和高水平,推动了高中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了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项城公众网新闻中心编辑 张纪友)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