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范高领念活“蘑菇经”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10-04-19 08:59:0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通讯员 薛全伟)芳菲四月,春光明媚。项城市贾岭镇大曹行政村大学生村官范高领建大棚种蘑菇,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吹遍三川东南大地,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赞歌。

  2008年7月,范高领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省城一家饲料公司聘用。当得知我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当村官的消息后,他辞掉了待遇丰厚的工作,参加了村官考试。其父母生气地说:“供你读书,指望你能出人头地,回农村能有啥出息。”而范高领却说:“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有出息。”。

  最终,范高领通过选聘担任了项城市贾岭镇大曹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上任后,他对全村322户村民进行走访后得知群众致富愿望迫切,但一直苦于没路子。前年,该村搞过柿树种植,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经过深思熟虑,范高领把发展蘑菇种植的想法告诉了村民,可一些村民却不信任他,认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在农村能干啥。他却说:“不管村民咋看我,我都要把根扎在大曹行政村。”

  半年过去了,范高领每天除了做好村里的工作,却一直不见其种植蘑菇。因为同行都说谁也不可能当一辈子村官,想办法考公务员到城里上班才是正事。范高领也想安于现状,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怎么面对村民期待致富的眼神?最终,他坚定地说:“我要实现誓言,带领大曹村群众致富。”

  随后,虽然大多数村民都接受了种植蘑菇的致富方法,但因之前种植柿树的失败经历,没人敢带头种植蘑菇。这时,范高领说:“我先种,之后大家再种。”说着容易做着难。他在技术上虽有把握,但建实验室、接种室、大棚等投资最少也得5万元。苦苦思索后,范高领利用晚上的时间骑自行车回到12公里外的家中说服父母,向亲戚筹借到2万多元,并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到银行贷了2万多元的款,村“两委”也帮他解决了土地问题。

  之后,范高领和4名村民一起开始搭建大棚。经过10多天的苦干,两座占地220平方的大棚终于建成。范高领顾不上休息,立即赶到安徽阜阳购买原料。为了省钱,他饿了吃点烧饼,渴了喝点自来水,晚上在广场上租席睡觉。3天后,他把12吨棉子壳、200袋药品、2300多个栽培袋、蒸锅、高压灭菌锅、接种箱、试管、酒精灯等“硬件”买了回来。随后,范高领就钻进实验室培育菌种。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实验,菌种终于培育成功。到2009年9月初,2300多袋原种发育完好,可范高领却瘦了5公斤。

  村民们看着发酵得如铁块一样结实的菌种不再犹豫,纷纷争相购买。就这样,除了自己留下的300多袋,其余2000袋原种半个月内被大曹行政村村民和附近乡镇及相邻的安徽临泉、驻马店平舆的200多户种植户抢购一空。范高领还安排种植户分批到村室进行技术培训,并承诺种植期间遇到任何问题,自己都可以随时上门服务。由于去年越冬早,蔬菜少,春节时蘑菇卖到1公斤8元,原种培育的蘑菇直接经济效益达50多万元,范高领也有了2万多元的收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范高领决定,今后要把蘑菇种植做大做强,经营品种实行多元化,建立脱水蘑菇生产基地,让群众在这条致富路走得更快、更宽、更远,早日把大曹行政村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责任编辑:张纪友)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