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周口之先 我市“非遗”实物展馆正式免费开放
来源: 官会镇党政办 时间: 2011-05-30 10:24:3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通讯员:秦涛 于伟)拥有《官会响锣》《回民秧歌》等32项国家、省、市、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及50余件“非遗”实物的我市“非遗”实物展馆经过近1年的实物收集、文字整理、图片设计、布展等工作,已于5月24日在我市文化馆正式开馆,即日起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这是周口市首家“非遗”实物展馆。
      据介绍,我市“非遗”实物展馆的筹建工作已于去年6月份启动。近1年来,由我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收集小组足迹遍及多个乡镇,通过广泛宣传、加强与“非遗”项目传承人沟通等手段收集了“项城肘阁”演员的服装、“南顿舞狮”表演用的狮子头、“贾岭麦草画”的绘画工具等民间“宝贝”。许多“非遗”项目传承人了解了“非遗”实物展馆建设的意义后,纷纷无偿捐出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宝贝”,有的还亲自把它们送到项城市“非遗”保护中心。
      此次展出的 “非遗”项目32个,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项目(《官会响锣》)、4个省级项目(《回民秧歌》《余家杂技》《汝阳刘毛笔》《项城肘阁》)、5个市级项目(《贾岭麦草画》《鬼修成庙会》《筹的演奏技艺》《沙河调》《王子由故事》)、22个县级项目及50余件“非遗”实物。这些项目涉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等10大类别,展示内容不仅涵盖项目的历史渊源、主要特征、科学价值、保护价值等,还对其传承人作了简要介绍。5月24日下午,在展馆现场,30余项摆放整齐的“非遗”实物在图片与文字说明的和谐搭配下,进一步佐证了项城市“非遗”项目、演出道具、绝活绝技等新老交替的发展历史。
      我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说,“非遗”实物展馆不仅能全面展示我市“非遗”资源的门类和分布情况,对周口市“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也将起到一定的宣传和促进作用。(编辑:邝 越 胡晓光 )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