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设市》之(六)十风五雨奔小康
来源: 项城公众网|http://www.xiangcheng.gov.cn 时间: 2008-05-19 15:23:3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作者:凡景锋

      “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鱼岁丰穰。”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每想起这句诗,我的内心不免感慨万千,回想起高中毕业至今十四年所走过的路,我不禁心潮难平。

      名落孙山气不馁

      难忘1994年的2月25日,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那天上午,正在项城高中读三年级的我和全校其他同学一样参加了在县影剧院举行的项城撤县设市庆典。隆重、热烈的场面另每一个在场的学子振奋不已,我也为项城能拥有这样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时机深受鼓舞。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这年的夏天我高考落榜了,一下子从一个对世事无知的少年变成了手无分文的社会青年,今后的路该怎样走?我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彷徨。记得班主任韩老师走过来安慰我:“不要气馁,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嘛,在农村好好干,一样可以大有作为!”也许是老师的话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拎着自己的书包,我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生我养我的农村。没有听到父母的责骂,相反,母亲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到了我面前,顷刻间我消除了“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尴尬。然而,接下来我该做些什么呢?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衣食无忧地依靠父母吧?!

      创业艰难磨砺多

      和众多乡村青年一样,1994年春节刚过,我就乘坐开往西安的火车,踏上了自食其力的打工路。仅仅五个月的时间,我总感觉比三年还要长。工地上,难闻的沥青味呛得我头晕眼花,更不用说夏天炙热的骄阳烘烤着脊背,被滚热的沥青烫伤是经常的事。实在忍受不了每天包身工似的生活,我断然拒绝工头的再三挽留乘火车星夜赶回了老家。灯光下,母亲见我不到半年竟如此憔悴,身上又多处受伤,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外出打过工,而是在自家地里种起了西瓜,老老实实地做起了农民。就这样,一种就是四年,四年中我备尝生活的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一时间成了村里和镇里有名的种瓜专业户。1998年,镇里在我村搞土地延包试点,我就乘机与村里签订了二十亩地的承包合同,打算壮大规模,扩大生产。这一次,我准备搞蔬菜种植。我的想法得到了镇领导和村支书的大力支持,镇里专门派2名技术员从搭建塑料大棚到土壤成分的测试,从蔬菜病虫害防治到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我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一下子吸引了周边七、八个乡镇菜农的眼球,他们纷纷来我这里进货、取经,而我也成了镇里的名人,多次出席镇里关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会议。

      惠民政策暖人心

      2001年之前的几年,我虽然在自己的西瓜地和蔬菜大棚里苦苦打拼,但一年下来亩收入也就一千多元。2001年以后,随着党在农村政策的好转,取消了农业税,增加了良种补贴和直补款;扣除价格因素,我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近两倍。如今在镇里的大力扶持下,我的蔬菜生产基地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我家的存款也由十年前的五位数变成了现在的七位数,家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楼,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我也成了村里的富裕户,俨然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在想:没有政府的关心支持,没有党的惠民政策,我哪里会像今天这样舒服?!

      富而思进感党恩

      前年,我参加了镇里召开的‘‘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动员会。会后,镇党委刘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人富不算富,你要把你的致富经验传给乡邻,帮助带动全村乃至全镇人致富。’’去年我又以一位普通农民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市里的人代会,聆听了邹市长关于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的讲话。领导的关心和鼓励,再加上党在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更加坚定了我在农村大干一番的决心和信心。知恩图报是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在2008年这个让全世界瞩目的年份,我的心和奥运健儿一样踌躇满志:我一定以更加百倍的努力干好自己的事业,为北京奥运加油,为伟大祖国祝福,以报答党和政府的恩泽。

      虽然,在奔向小康的路上不一定一帆风顺;但是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农民,在家乡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的内心永远十风五雨。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