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高之管理篇
来源: 项城公众网|http://www.xiangcheng.gov.cn 时间: 2007-08-03 15:06:3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在三高采访的当日,我们时刻感受到学校管理严格规范、务实、和谐的氛围。

谈到此处,李祥校长满怀深情地说,民办学校在发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付出的心血更多,作为三高,要想办出特色,就必须另避蹊径,寻找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办学模式。三高在教学中是逐步摸索和实践的;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实施了培优补差,狠抓应届生质量的教学管理模式。作为一所新兴的民办高中,由于处于学校发展初级阶段,名望不够,入校的学生成绩不够好,生源的整体质量不如其他学校,实施这样的管理模式,立足于把劣势变优势,实施教学战略反攻,对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我们实施“培优工程”老师分包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在每周固定时间、地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着重对他们的课程系统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辅导,同时训练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教学上、心理上去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尖子生能够顺利成长,真正成才。

对中等和差等生的学习,我们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教学观,不歧视每个学生针对每个学习的实际情况,具体辅导。对班级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我们不考评班级优生平均成绩,而是按全班人数总平均数来衡量,这样,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只有全面教育,重点培养二者统筹兼顾起来,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培优补差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逐步提出了立足应届,争取三年成才的教学管理理念,狠抓应届生教育的路子。我是2004年任校长,通过近三年的运作,我们已经尝到了它的好处,2006年毕业班是我们抓的应届生的第一批,当时应届50人,其中文科全市第一名谢纳美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理科第二名,李振优以652的高分考入人民大学,可以说,今年李明夏能顺利考入清华,也是此种教育理念的结果。

对学生的学习,我校还主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除了配备必要的硬件教学设备外,我们还主动创造软环境,在校园成立了“英语角”“文学社”鼓励各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在做好学生管理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坚持一抓教学骨干培养,二抓梯队建设。对每年新入的大学生,我们注重严格管理,精心培养。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素质,我们定期组织,外出学习,只有多出去,才能更多地了解新的教学思想、观点。只有虚心地学习外地的先进教学经验,才能有开阔的教学思路,同时注重参与一些省地组织的各类教研会,主动增加名额,不怕花钱,舍得投入,为教师充分提供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老师的进步,就是学习的财富,业务精、素质高的优势教师群体就是我校今后发展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实施梯队建设是保持学校继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把梯队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来抓,将年青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合,实施一帮一教学,平时,多听老教师的课;组织老教师观摩课,指出年青教师的教学重点和不足之处,每学期,我们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通过比赛排名次,广泛宣传,培养教学尖兵,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讲到此处,李校长说,在抓好面的管理,我们还注重点的突破,对优秀青年教师,我们敢于启用新人,大胆用人,给其更多的锻炼机会,现在有很多教师在20多岁,通过锻炼,我们大胆启用,如我校的 老师,20多岁就挑大梁了,而且教学成绩不错。我们对本科教师,提出了立争“学生三年成才,老师三年成优秀教师,五年成为骨干教师”的发展思路。

采访结束时,李校长说:作为三高,办学时间不长,正处在学习的发展时期,树立良好的形象更重要,在教学中,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个细节,落实好每一项措施,取得一项项的真实业绩,不搞花架子才能使三高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校今年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年,在市领导的关怀下,我校的新生源有了明显提高,这更加有助于我们学校的发展,我们将付出更多的努力,精心培养,着力呵护,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从三高走向祖国各地,借此机会,我也衷心希望广大学子来三高求学。

让我们共同携手,同铸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