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伴随首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在400多所农村中小学“安家落户”,全市20万多名农村学生即将与城里学生一样用上了多媒体。
记者近日在地处于城乡接合部的项城市第九中学采访中看到,刚刚安装好的播放室内坐满了学生,DVD正在播放南京二十九中教师顾敏讲授的《丑小鸭》一课,瘦弱矮小、形象丑陋的丑小鸭在“兄妹”中频频受到欺侮,经过冬季严寒的考验,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课文情节通过一幅幅形象生动的视频画面把孩子们引入了美妙的遐想中……
该校教师郭月中介绍说,课本上提到的很多东西农村孩子都没见过,特别是物理化学课程里一些微观的东西更难让学生明白,现在这些内容都可以制作成形象生动的课件,学生们像看电影似的,学习起来更有兴趣。原来,学校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教师制作课件的许多图片文字素材可以通过卫星下载,来源于中央电化教育馆资源中心,属于免费资源。
在农村,当地师生把学校安装的远程教育网络叫做“天网”,把城里家家户户安装的宽带网叫“地网”。在“地网”难以普及的情况下,“天网”就成了农村中小学缩小城乡差距的最有效途径。
据了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国家教育部等3部委于2002年联合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旨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向全国广大农村输送优秀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最大限度缩小城乡孩子“数字鸿沟”。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三种模式。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需保留的教学点,平均每点投资概算3000元。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
市教育局仪器站站长高余理告诉记者,2006年,项城市被河南省省政府列入农村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县(市),项目计划投资1080万元,其中,中央、省、市(县)财政各投资360万元。项目采取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和模式三进行实施,计划在今年时间内,构建起覆盖全市415所农村中小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