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经济 构建和谐李寨
来源: 项城公众网|http://www.xiangcheng.gov.cn 时间: 2009-02-18 21:27:3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李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不同形式的镇村干部会议和班子成员座谈会,认真传达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王宇燕书记和邹洪市长的报告。通过学习,全镇干部一致认为王宇燕书记和邹洪市长的报告,通篇体现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民生理念,高屋建瓴,重点突出,内容翔实,符合项城实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李寨镇党委、政府也确定了自身工作重点,对2009年的工作作了较为详细的部署和安排。

      2009年,李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强化稳定、强力发展的“两强”战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推动李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李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具体工作中,将突出“一条主线”,实现“两个增长”,抓好“三项建设”,落实“四条措施”:

      突出“一条主线”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镇之路。

      牢固树立“抓工业富财政”的理念,培植壮大防水防潮、粮食深加工、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促使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2009年,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完成工业区的道路、下水道及绿化、亮化任务,新建厂房100间,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纸店中储粮李寨分库将投资5000万元,新建粮库3万平方米,达到4亿斤储存能力,并积极筹建大型面粉加工厂,发展粮食深加工。扩大金冠面粉厂、华森鞋业、丹澳皮业生产规模。新上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个。

      实现“两个增长”即农民收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农业结构调整,使特色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种植业方面,重点培育好以熊庄行政村为主的小杂果生产基地和以东薛、庄王行政村为主的大棚蔬菜生产;养殖业方面,重点规范提高现有的6个养殖小区,2009年争取周口大用集团养殖小区落户李寨。镇政府将加强引导,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发挥镇村种植、养殖协会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信息服务。2009年,农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二是注重发展打工经济。围绕防水防潮业,通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强化劳务输出服务等方式,壮大打工经济总量。2009年,力争全镇防水防潮业在目前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收入1亿多的基础上再有新的突破。三是注重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中小企业,发展规模养殖和高效农业,吸纳当地农民就业,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09年,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农民银行储蓄余额突破4个亿。

      财政收入增长。2009年,力争财税收入突破900万元,其中国税500万元,地税150万元,其他收入300万元,较2008年增长150%。

      抓好“三项建设”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抓招商引资的决心不动摇,把其作为重头戏,着力抓紧抓好;二是坚持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不改变,放弃以前“招商引资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做法,要科学招商,综合考虑土地、环保、效益等方面因素;三是坚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的劲头不减,2008年我镇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近千万元,2009年将进一步加大争取力度,将更多的资金落户李寨,为李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搞好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李寨镇区已形成三纵三横的“申”字型框架,工业区、文化区、商贸区、生活区、行政区“五区”分明,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2009年,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提升城镇品味上下功夫。投资百万元,新建1000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新建占地50亩的李寨公园,新建雕塑2座,新安装路灯60盏,新增绿化面积10000多平方米,切实巩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创建成果,力争年内通过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评审验收。二是在培植产业支撑上下功夫。在完善西南服装城和商贸综合大市场的基础上,培育活跃商贸业的专业市场,为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支持。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资金“多元化”投资路子,尤其注重把社会资金转变成城镇资金。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坚持规划先行,市场化运作,把小城镇建设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应用于新农村建设,选取基础好的行政村进行试点,然后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力争年底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10个。

      搞好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解决交通瓶颈这个李寨群众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协调市发改委、交通局将大广高速秣陵出口连接线延伸至水贾西路,打破交通瓶颈。二是大力实施“村村通”、沼气建设、安全饮水、新农合、有线电视等惠民利民工程,完成镇卫生院搬迁改造,年内完成20公里水泥路建设任务。三是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构筑镇、村、组三级立体防范体系,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四是抓好信访工作,广泛开展“支部+协会”、“民情恳谈会”、“村财乡管”等多种形式的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减少社会摩擦点,定期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确保不出现赴市以上集体上访。

      落实“四条措施”:

      1、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巩固提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引导镇村干部群众多学习,勤思考。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强镇富民上来,统一到求真务实上来,统一到创新求变上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2、顺势而为,勇于开拓。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新路子。在上级政策许可的框架内大胆探索,干别人不敢干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做到面对困难不畏惧,遇到问题不退缩,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作风、新的干劲实现新的突破。

      3、转变作风,提速增效。大力倡导雷厉风行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说了算,定了干,今天的事情今天办,困难再大也不变。坚持不推不拖,不等不靠,强化责任意识,完善考评监督机制,促进政风根本性好转。

      4、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一是加强镇村班子团结,开展好比学习、比团结、比奉献的“三比”活动,增强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镇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支部划类升级”活动和镇干部“绩效工资”改革,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2009年,我们将立足新起点,牢固树立“一切着眼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理念,不事张扬,苦干实干,靠诚实的劳动和创造性工作,奋力开创李寨各项事业新局面,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李寨群众满意。

                                                              李寨镇党政办公室  李东峰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