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三点钟,相信大多数市民还在梦乡时,他们已经顶着星星从家里出发,当寂静的大街上还未有一个人影的时候,他们早已奔波在城市大街小巷,挥动着扫帚,战严寒、斗大雪、冒酷暑、扫落叶,不畏辛苦,默默地开始耕耘了。他们桔黄色的工作服在路灯的辉映下,闪烁着点点的光芒。他们的工作是大家公认的脏活、累活。他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每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他们没有假期,一年365天,每天都在清洁马路中度过。他们每人每天作业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是国家定额标准的两倍。
无论是九冬严寒还是炎热三伏,哪里有污垢,哪里有垃圾,哪里就有他们劳动的身影。他们为了项城的美丽,为了项城人民的健康,任劳任怨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他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把最脏、最累、最苦,留给了自己,却把干净、美丽、温馨、快乐留给了人们。正是由于他们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才有了我们今天整洁美丽的项城这个家。
是他们,用一把扫帚扫出了城市的文明;是他们,用一个簸箕端出了城市的整洁;是他们,每天清晨奏响了劳动乐章的第一个音符。
他们这些可敬可亲的人,就是项城城市的“美容师”――项城市城管局环卫处的环卫工人们。
当我们在刚刚打扫干净的道路随手丢弃垃圾时候;当一辆辆汽车从他们身边呼啸而去,当刮风下雨我们在温暖的家中的时候;当我们年三十全家团圆围坐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当我们漫步在街头享受美景的时候,有谁注意到,在大街小巷,还有一群身影在忙碌着。黄色工作服、大口罩、扫帚、三轮车,这就是我们对环卫工人的印象,他们付出的是辛勤汗水,甚至冒的是车祸危险,为的是城市的靓丽。
今天的项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辆辆轿车呼啸而去,一条条马路干净平坦,一个个小区美丽整洁。春节即将来临,每一条街上都车水马龙,每一个商场都人流如潮,每一家银行都排满长队。然而,城市的繁华却掩盖不了他们生活的艰辛。
50多岁的王林英和老伴从乡下来到市里做环卫工人,租住在破旧的、即将成为危房的房子里,尽管贫寒,大家却看到王林英夫妇每月花50元钱租住的小屋却干干净净,东西摆放的井井有条。她每天凌晨3点准时起床上班,晚上六点下班,早餐是自己从家里带的馒头,街上卖的包子、油条对她来说是有点奢侈。
40多岁的环卫工人李现成因为收入低,至今未婚,每月花30元租住在这不到10平方米房子里,但这样的房子他也买不起。我们来到他家门口时,能从老李的眼中看得出有心请我们到屋里坐一坐,但这不足10平方的小屋,除了床和锅碗瓢盆外,实在容不下第二个人。
市长邹洪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要求有关部门要多渠道解决外来环卫职工住房问题。并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为生活和工作在艰苦环境中的环卫工人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为他们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难题。社会各界要给予环卫工人更多的关心、尊重和理解,使其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
邹洪说,城市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多年来,环卫工人为项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项城越来越漂亮与环卫工人辛勤的劳作是分不开的,与环卫工人精心的维护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全市人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贺!春节即将到来,给大家拜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新年快乐!
市城管局局长欧阳立东表示,城管局已经在环卫处规划了几十间住房,开春就动工建设,建成后全部用于无房的环卫工人入住。欧阳立东说,项城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希望大家给予环卫工作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在此,我们也呼吁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素质,爱护市容市貌,从实际行动上关心环卫工人,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对于生活困难的环卫工人,我们应该伸出双手,给予他们帮助和温暖。当前我市的“三创”工作正在持续深入开展,广大市民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不随手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随意倾倒垃圾污水,不从车内往外丢废弃物。少丢一次果皮、纸屑,少一些乱扔、乱倒行为,就是对环卫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司机同志,在市区把车开慢点,给环卫工人一份安全。
关心环卫工人,就是关心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关心我们的家园!(撰稿:张康 摄影:余舒 审核:邝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