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一流人才
创中州名校
本报讯 (记者 张猛 通讯员 谷景山 龚新文)今年项城一高高考成绩再创辉煌!记者7月1日从项城市教育局获悉,项城一高高考一本上线737人,居全省第一;二本上线1745人,上线人数在周口市遥遥领先。韩春华、王广博、师丹阳分别获项城市文理科应届生第一名。高考综合指标连续10年居周口市第一名,成为周口市高中教育的一个突出靓点。
项城一高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育一流人才,创中州名校为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真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求真办学特色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管理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以教师发展为本,为教师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管理机制上,构建了处室和级段并存,级段和教研室同在,条块结合,渠道畅通的管理体制。在管理方法上,他们突出人性化管理,重视人文关怀,做到“引领”和“沟通服务”相结合。形成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经常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制订出最能体现广大教师意愿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有规可循,依章办事。同时,学校设“校长信箱”、“网上交流”,及时掌握广大师生反馈的信息,创造出一种开放、包容、理解、尊重的工作氛围。工作中突出服务意识,尊重教师,服务教师,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主动帮助广大教师解决各种困难,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让教师在宽容、公正、无私的人文关怀下,获得工作的愉悦感,一心一意搞教学,无怨无悔做贡献。
注重德育引领,抓实学生教育
项城一高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多个方面、多种形式的教育。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他们坚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把学生的理想分解为:人生目标、三年目标、近期目标。把三年目标定为某某理想大学,把近期目标定为,赛过某一对手,称之为“四个一工程”,即:择一所理想大学,选一名竞争对手,立一句铮铮誓言,订一个赶超计划。每次大考后,检查完成情况,不断修订。把现在的一言一行,分分秒秒,近期目标和远大理想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始终有不竭的学习动力。他们坚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养育辛苦,报恩惟有苦读。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他们制订有学生一日之规,规定好学生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要求学生生活快节奏,学习办事高效率。为净化学习环境,他们成立了督查组,从周一到周日,从“三操”到“两睡”,从正课到自习,从室内到室外,全方位督促检查。并把评比督查结果和文明班奖惩挂钩。通过校本教材《琢玉篇》、演讲会、班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大讲锻造自我,健全人格,把握现在,赢得未来的成功之路;大讲播下行为的种子,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收获人生的人生哲理……把学校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2004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第一名杨森说:“我之所以高考取得较好成绩,得益于项城一高的良好学风。”
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抓实教学常规,做到精细化管理。项城一高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质量测试和考后分析等教学流程环节,都制定出具体的要求与实施细则,对教学活动实行全程管理,凡事落到实处,做到“四有”:有工作计划,有活动记录,有专人检查,有定期总结评估。做到“四抓”:抓对重点课题的研究,抓集体备课,抓对大纲、考纲的研究,抓对学法、考法的指导。向教学常规要成绩,向科学方法要效率,力争课堂效果最大化。2000年以来,项城一高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培养出1个河南省文科第一名,1个河南省理科第一名,3个河南省第二名,9个周口市第一名,考取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51人。
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流队伍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项城市一高实施了四项工程。一是师德建设工程。抓好师德建设,健全教师人格,大力弘扬一高人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塑造学生,达到育人的目的。二是启动构建学习型校园工程,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讨,去研究。要求教职工制订一个学习进修计划,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艺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技能,提升专业素质。三是教师培训工程。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参观先进学校的机会,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到名校虚心请教,请专家传经送宝。四是启动名师工程。启动名师工程,健全“帮带机制”,加强合作交流,坚持集体备课,发挥优秀教师的资源覆盖作用,达到名校造就名师,名师带动名校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真正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
强化科研兴校,走科研强校之路
针对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及高中实施新课程这一新的教育革命,项城一高坚持走科研兴校、科技强校之路。大兴科研之风,加强教育科研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实施课题带动、科研引领的策略,采取压科研任务的强力措施,逼着教师去研究新的教育思想,去探究课堂规律,切实做到“四到位”、“四结合”、“四进入”。“四到位”是指时间到位、计划到位、课题到位、考评到位;“四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主课题与子课题结合,全面参与与培养骨干结合;“四进入”是科研要进入头脑、进入课堂,进入活动,进入管理。突出科研的实效性,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找科研课题,制定科研方案,解决具体问题,让科研真真切切地为教学服务。
和谐进取展宏图,求真务实铸辉煌。项城一高先后荣获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首届中国和谐校园之星等30多个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项城一高将在校长林伟明的带领下,谱写出更加绚丽的乐章。(项城公众网新闻中心编辑 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