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委常委、项城市委书记王宇燕(中),项城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张学成(右)到正泰博文学校视察。
项城市长邹洪(右二)在项城市教体局长李树松(右三)陪同下到项城二高调研。
2010年3月,项城一高北校区开工建设。周口市委常委、项城市委书记王宇燕(右四),项城市长邹洪(右三)等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奠基仪式,副市长王洪涛致辞。
项城市教体局班子在研究高中教育发展。
记者 张猛 在豫东平原的沙颍河畔,坐落着一座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项城市。曾经,她以莲花味精而名震中原、闻名中外。如今,这里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普通高中教育硕果盈枝,使她再次享誉中原大地。
2010年普通高招,项城市在连续9年综合排名位居周口各县市区首位的基础上,再攀新高,取得文理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一批以上上线人数、上线率等九项周口市第一。其中,考生考入清华、北大、港大9名,居周口各县市区首位。
“十五”以来,项城普通高中教育连年夺冠,两次受到周口市政府通令嘉奖,被人们称为“项城现象”和项城名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为高中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项城市是河南省6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和全国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市。
近年来,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经费优先落实,教育工作优先考虑,教育困难优先解决。特别是在高中教育发展上,该市确立“立足建设、内涵发展、调整布局、优化资源、整体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将普通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高中教育发展的意见》,为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各高中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了共同关心、共同支持高中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项城市教体局优化配置高中教育资源,为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高质量,就没有高中阶段教育的高水平,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教育的健康发展。项城市教体局切实把高中教育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优化配置高中教育资源,项城市先后撤并了3所薄弱农村高中,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筹建了项城二高;为满足一高生源不断增加的需求,将撤并后的第二职业高中校园划归一高,使一高占地面积扩大到200多亩。今年3月,计划投资1亿多元的项城一高北校区破土动工,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
精心培育高中教育品牌,为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
该市科学确立“强校创名牌、弱校育特色、整体壮规模”的工作目标,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作为主要途径,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十五”以来,项城市切实加大对一高、二高的投入,多方筹措资金1亿多元,建设和完善了基础设施。2005年,项城一高、二高相继被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积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为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增强了活力
在高中教育发展中,项城市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模式,使高中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发展的后劲。
积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中教育。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社会力量举办的高中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学生统一组织招生,教师全部由教体局委派,教师工资由市财政统一拨付,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举办高中教育的积极性。
2002年秋,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100多亩的项城三高正式招生;2005年,投资4600万元的正泰博文高中建成招生;项城一高分校、项城二高分校相继被省教育厅正式批准设立。
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为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
多年来的高招考试,项城都把严肃考风考纪、严防替考作为重中之重,严把报名关,把不合格的学生坚决拒之门外;注重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继续使用了金属探测器、无线信号屏蔽系统,达到双保险;惩防结合,对近年来教育考试违规违纪人员从严从重公开处理,开展警示教育;加强高二学生的管理,切断替考源;成立处置违规违纪特别工作小组,教育、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联手打击替考行为;全部实行客县监考,并由武警对监考员住宿的宾馆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防止社会干扰,实现了项城考区高考考务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
今夕花似锦,明朝花更艳。展望未来,项城市决心按照实施教育强市战略的既定目标,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铸项城教育事业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