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南顿镇民间文化艺术方兴未艾
来源: 项城市人民政府公众网|http://www.xiangcheng.gov.cn 时间: 2010-12-07 10:51:4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南顿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中,坚持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并重的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该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抢救和创新工作,组织文化宣传部门对全镇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归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回民秧歌》作为全镇民间文化艺术的主打品牌,纳入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南顿《回民秧歌》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使之保持并发扬光大。
      如今,回民秧歌演出团队达到2个,演职员20余人,代表人物有李宗峰、马威等,他们创作的节目,宣传尊老爱幼,宣传党的政策,歌颂新生活新风尚,充分展示了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和谐发展、奋发向上的时代风貌。回民秧歌队活跃在城乡,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年演出场次达160场,受益人群达8万人。在传统《回民秧歌》的基础上改编的舞蹈《串铃》2006年参加河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荣获金奖。该舞的表演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报道。2010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通过保护和发扬《回民秧歌》这一民间艺术,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该镇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如今,南顿镇民间文化艺术团体有秧歌队、腰鼓队、回民舞狮队、高跷队、唢呐队、武术等十八支,表演形式有戏曲、杂技、魔术、小品、快板、评书、三句半、歌曲、相声、健美舞、旱船、小犟驴等30多种,他们常年活跃在民间,为广大群众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促进了全镇的和谐稳定。(编辑:张纪友 审核:邝 越)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