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建成 田维林)“党的政策好,小菜园照样能挣大钱!”趁着天儿好,返乡农民工田义祥正捋着锄头平整自家的7亩闲置土地。“我准备建6个大棚,加入蔬菜专业合作社,今年收入准没问题”田义祥一脸笑意。如今,项城市丁集镇索庄村房前屋后的小菜园成了当地村民增收的“金饽饽”。
索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他们种植的黄瓜、西芹、番茄、西葫芦等品种远销郑州、阜阳、武汉等大中城市。上世纪90年代,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和相关种植技术,该村10多万公斤土豆烂在地里,200余户人家户均损失700多元。2007年,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覆盖地膜、多品种套种、一年四熟制科学种植模式在该村广泛运用。去年,该村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入户社员26户,注册资金180万元,当年合作社人均红利2.6万多元,比入社前提高30%以上。
目前,索庄村已有106名农民加入合作社,新平整土地130余亩,购置农膜6.5万平方米、日光温室骨架3200个;30多人拿到了《绿色证书》,成了行家里手;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400多亩,蔬菜年产量6000多吨,产值达240多万元,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项城公众网新闻中心编辑 张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