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一五”看项城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11-01-29 17:03:2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周口日报记者:杨光林)“十一五”时期,项城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风清明、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特别是2008年以来,面对经济下滑、信访多发、平安建设被动的不利形势,项城市委、市政府沉着应对,迎难而上,紧紧围绕“工业强基求突破、农业固本求增效、城镇建管求升级、文化创新求繁荣、民生改善求和谐、社会稳定求发展”的总体思路,改革创新,务实进取,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形成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
      四个提升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预计“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5.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309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3.6%和13%,是“十五”末的1.6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年均增长12.8%,是“十五”末的1.61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2.55亿元,年均增长27.4%,是“十五”期间的3.58倍。
      二是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全部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8.3%,全部工业增加值由“十五”末的52.91亿元增加到104.97亿元,年均增长15.3%,是“十五”末的1.98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9.4亿元增加到73.6亿元,年均增长20.1%,是“十五”末的2.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97家发展到152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39家,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皮革皮具四大支柱产业。
      三是农业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连续5年增产,2010年达到74.77万吨,较“十五”末增加23万吨。规模养殖场达到2165个,较“十五”末增加965个。林业生产跃上新台阶,顺利通过了省林业生态市验收。
      四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左右。规划建设了一批新型城镇,城镇化率达到40.54%,较“十五”末提高13.41个百分点。近两年来,沙河治理和滨河改造、市中医院新址、人民会堂改造、漯阜铁路电气化项城段南迁改造、市党政综合楼、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市一高新校区、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楼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七个持续
      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0年,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21∶58.4∶20.6调整为18.8∶60.3∶20.9。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在三产中的比重达到78.4%,较“十五”末提高4.1个百分点。
      二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工业企业改革继续推进,供销、商务系统企业改制步伐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缩减。政府投融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相继建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农村综合改革和科技、文化、教育、交通等领域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成功引进一批国内外企业落户项城。
      三是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九”工作目标全面完成,民办教育发展的创新经验,被省政府领导誉为“项城模式”,教育园区建设全面启动,容纳万名学生的一高新校区基本建成,高招成绩综合排名连续11年稳居周口各县(市、区)之首;卫生事业全面进步,新建了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15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和319个村卫生室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9%;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成功争取到国家第二批新农保工作试点,首批养老金已经发放到位,基本实现了全市农民老有所养。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68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65元,年均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11.7平方米。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40%的农村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安全水。
      五是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平安项城”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扫黄打非”、严厉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等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指数大幅度提高;信访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集中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信访量、重访率大幅下降。
      六是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去年以来,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分三批公推公选了31名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和1名团市委书记,考察任命了91名市直正科级干部,对乡(镇)、办事处和市直部门的主要领导快速平稳地进行了交流调整,年前又为157名政法干警进行了职级待遇落实和部分调整。2010年,干部调整人数达到1000多名,其中,提拔492人,交流385人,享受高一级职级待遇的干部243人。干部调整程序公开透明,操作公平公正,调出了活力,调出了干劲,调出了正气,调出了好的工作局面,受到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干部的拥护,在市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
      七是对外形象持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先后修建了莲花大道西段、建设路、北苑路、东方大道、城东路等城市主次干道,项城沙河大桥、垃圾处理场、天然气管网、污水管网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三城联创”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过去的五年,是项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坚定了赶超跨越的信心和决心。(编辑:张康)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