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东峰)李寨镇辖27个村,7.1万人,农村党员1439名,43个党支部,村“两委”班子成员153名。今年来,李寨镇党委把“4+2”工作法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实践,是深化党建“三级联创”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3456”工作机制,即“抓好三个重点、健全四项制度、把握五个关键、采取六项措施”:
一、抓好“三个重点”
一是推选好村民代表。结合上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按照代表条件、推举办法和程序要求,由村组干部组织,每个家庭通过召开全体成员会议,选出1名代表;在村组干部的支持下,以组为单位,按照自由结合的原则,每10-15个家庭代表民主推选1名联户代表。同时,加强对家庭代表和联户代表的培训。二是明确决策内容。凡是村级重大事务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按照“4+2”工作法决策、实施,接受监督。比如,郭王行政村自筹资金84万元,高标准修建水泥路12公里,通过实施“4+2”工作法,没有出现一户不交和一户上访现象。三是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健全村民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务监督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成立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和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决策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审议之前,村“两委”必须对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事项符合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健全“四项制度”
一是健全村民代表联系民主制度。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和要求,把好政治关、政策水平关、能力关、素质关,足额选好村民代表。每个村民代表分别联系本村若干农户,力求联系农户覆盖面达到100%。二是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组织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活动,使每个党员都能有效地联系若干户群众,真正帮助所联系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健全民主监督制度。镇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安排专人收集和受理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及合理要求。同时,还邀请了离退休老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16名社会各界人士做为全镇“4+2”工作法落实情况义务监督员,对各村运用“4+2”工作法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健全责任追究制度。通过“4+2”工作法形成的决议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变更的,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凡不按有关法律法规和决策程序进行决策的,村民有权拒绝,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把握“五个关键”
一是党支部会提议,掌握主动权。村党支部会提议,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都由村支部首先提出初步的意见和方案,并在支部会上表决通过。二是“两委”会商议,达成共识。“两委”商议,就是由“两委”成员对村党支部会的提出的议案进行讨论、修改、表决。商议时,议案提前发至“两委”班子成员讨论,比较专业的事项请专家介入。商议形成一致意见后,由村委会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提交村两委表决通过。三是党员大会审议,扩大党内民主。就是把“两委”的商议意见交党员大会审议讨论,表决通过。审议前,村“两委”把方案交全体党员。审议中,认真研究党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审议后,由党员深入农户做好方案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为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打下基础。四是村民代表决议,确保农民当家作主。就是按照《村民自治法》规定,把审议意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并表决通过,使决策事项最终生效。表决之后,我们对通过的事项,注意做好反对面的工作,减少执行阻力。对未通过事项,分析原因,确实不合适的即时中止;条件不成熟或措施不完善的,进行修改完善或待条件成熟后重新进入“4+2”工作法程序。五是“两项公开”,确保决策落实。“两公开”,就是决议内容公告和实施结果公示。决议公告的目的是再次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实施结果公示的目的是公布决策实施情况,督促党员干部扎实工作,确保决策落到实处。对于实施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需要变更方案的,及时向党员群众通报,变化较大的再次提交村党支部按“4+2”工作法程序解决。熊庄行政村通过实施“4+2”工作法,新建了熊庄新区,新修了水泥路,栽植了绿化带,新建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路灯、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线,村民使用了绿色沼气能源,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采取“六项措施”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领导重视是确保“4+2”工作法顺利推行的关键。我们成立了“4+2”工作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把“4+2”工作法纳入党建工作整体布局,摆上突出位置,作为“三级联创”考评的主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二是强化舆论宣传。在“4+2”工作法的推行过程中,我们综合利用广播、简报、标语、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推行“4+2”工作法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印发了《“4+2”工作法应知应会60题》,确保群众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三是抓好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高低是推行“4+2”工作法的决定性因素。把“素质高、重声誉、懂村务”,既能代表农户发表意见,又能不折不扣落实 “4+2”工作法的群众选为村民代表,使他们成为农民群众的代言人,成为村“两委”班子的智囊团、监督员。同时,抓教育培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综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等阵地,镇党委培训一般村组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策水平、运用“4+2”工作法的能力。四是坚持在农村各项具体工作中反复实践。“4+2”工作法的精髓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方法。但许多村组干部是从旧体制下走过来的,传统思维观念根深蒂固,必须通过具体、生动地实践来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几年来,凡是李寨农村有重大活动,如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公路建设、村庄整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补、农村低保等,镇党委都制订具体操作办法,督促村“两委”利用“4+2”工作法来推进。目前,我们开展的“三资”清查工作,就是按照“4+2”工作法执行,亮出“家底”,确保工作公开透明。五是切实加强监督指导。镇村分别成立了督导组、指导组和监督小组,建立了每月报表制、定期督查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完善了通报批评、诫免谈话、“黄牌”警告、依法罢免等惩戒机制,并把“4+2”工作法纳入市委目标管理考评内容,确保“4+2”工作法落到实处。六是不断完善配套制度。为使“4+2”工作法形成一个完善的工作体系,我们着力在完善配套制度上下功夫。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完善“4+2”工作法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围绕“4+2”工作法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村民代表推选制度、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推选制度等10项制度:新建党员联系户制度、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外来人员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3项制度,逐步形成了落实“4+2”工作法的完整制度体系,使“4+2”工作法的推行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与农村工作结合更为紧密。(项城公众网新闻中心编辑 齐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