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树成荫的乡村公路驶入南顿镇水刘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室外党旗下刚建成的新时代实践站,站内设备齐全,上面镌刻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字样。红色的旗帜、白色的大字、金黄的党徽,在绿树丛的映衬下,分外醒目,十分和谐。
走进村庄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乡韵之美。绿白红三种色彩交织在眼前。郁郁葱葱的行道树、生机盎然的红叶石楠整齐地分列水泥路两侧,图文并茂的文化墙点缀在刷白的墙壁上,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红色灯笼随着微风轻轻起舞。
在项城市南顿镇水牛刘村,“六村共建”不仅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而且成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水牛刘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奏响发展主旋律,改变村容村貌,在当年的穷村、乱村绘制出了一幅动人美丽的乡韵画卷。
凝心聚力党旗扬。
水牛刘村是项城市第一个党支部,有着悠久的红色革命基因。该村牢固树立“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理念,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党员用实际行动把党徽擦得更加光彩,把堡垒筑得更加坚实。该村不断完善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以优化民主决策、推进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为目标,创新发展模式,做到大家事大家办,大家责任大家担,大家利益大家摊,形成发展合力。按照“4+2”工作法,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110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河南三利食品有限公司110万元,并申请成为河南省发展集体经济试点项目。齐心共奏发展曲。“六村共建”,富民为要。该镇通过发展支柱产业和扶贫车间带动就业,该村扶贫车间正常运转,并邀请市里专家进行到村技术指导和培训,吸引30多户贫困户就业,每人平均工资800多元。通过发包鱼塘、光伏发电项目增加集体收益7000多元,土地流转是水牛刘村发展经济的另一个亮点,依托村内现有流转土地种植花卉优势,由村集体组织牵头成立“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参与到合作社中,由合作社统一为村民提供花卉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形成特色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经营,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提高村民收入。该村新增加农业合作社2个,发展食用菌、中草药、蔬菜大棚、花卉等2000多亩,新改造升级生态养殖业20多家,成为村民富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乡村遍吹文明风。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古语在水牛刘村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村里在完善“一约五会”的基础上,精心开展了“脱贫光荣户”“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组建了村民喜闻乐见的舞龙队、腰鼓队等。多年来,全村共有40余人被评选为“好婆媳”,30多个家庭被表彰为“五好家庭”。“六村共建”,文明为魂,平安为本。水刘村的治安防控网络堪称严密,除安装多个监控摄像头外,村里的治安联防队和夜间巡逻队,天天不间断,夜夜在巡逻。“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这句温暖的话已成为村民的共识。
整治带来乡韵美。
以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目标,结合镇党委政府布置的改善人居环境行动,水牛刘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美丽乡村行动中。支部带头、干部动手、户户参与、人人行动,对村里大小街巷、胡同整理一遍,清理路边、沟边和村边卫生角,清理池塘垃圾,治理黑臭水体,共出动人力2000多人次,机械 3部,大篷车、三轮车、农用车26辆,治理村内道路 7条,池塘13个,新栽植绿化树木2000多株。同时,改善基础设施,新增垃圾箱50多个,对村内垃圾定点清理,达到了“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一体化管理要求。新增加文化墙体30多平方米,建立了文化广场一处,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为乡村带来处处生机。每当夜幕降临,村里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吃过晚饭后,三五成群的到这里休闲健身,跳跳广场舞,或观看村腰鼓队的表演。40多岁的吴秀荣性格开朗,每天晚上领着村民在广场内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还减肥!”人与人之间亲切友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水牛刘村处处透露着和美气息,乡韵之美荡漾在村间和村民们幸福的笑脸上!(通讯员: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