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月19日,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在郑召开。省委书记楼阳生作出批示,省长王凯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安全生产时时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确保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为维护大局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市市长李飞,市领导刘娟、陈志、韩卫东、万东伟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项城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实况。
会议传达了楼阳生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精神。批示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如泰山。要始终如一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层层压实责任,尤其是要压实、落实所有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法定责任,把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嵌入生产流程,把安全隐患排查除险做在事故之前,把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抓在日常,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底线,对于失责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追责问责,依规依法严肃处理。
王凯指出,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去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须臾不可放松。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扛牢安全生产责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水平,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以河南一域之安全为全国之安全尽责任作贡献,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王凯强调,要保持警醒忧患,把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增强风险意识,及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标本兼治,补齐安全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注重应急处突等能力提升,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工作,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要狠抓重点工作,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强重点时段风险防范,大力推进燃气、危化品安全“两个集中整治”,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深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要以铁面、铁规、铁腕、铁心压紧压实各环节责任,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厘清各部门责任边界,督促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机构到岗到人,无盲区、无漏洞、无死角。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砥砺履责担责的严实作风,抓紧抓细工作落实。
孙守刚就今年安全生产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武国定、刘玉江出席会议。
省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就做好周口市安全生产工作,市长吉建军指出,今年大事多、要事多,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都要在今年举行。同时,今年也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对照《周口市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结合正在进行的“三标”活动“六增”行动,以守好底线增固,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滚动式排查,把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努力实现本质安全,以全市一域之安全为全国、全省安全稳定作贡献。
吉建军强调,要紧盯十大领域,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万无一失。要紧盯危险化学品领域,加强对石油石化、液化天然气等企业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严防危险化学品泄露、环境污染、中毒和亡人事件发生。要紧盯燃气管道领域,持续推进城镇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加强对管道燃气、瓶装液化气、餐饮场所、燃气运输和燃气器具的监督检查,确保燃气行业安全稳定。要紧盯道路交通领域,加强春运期间安全管理,强化雨雪、冰冻、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道路管控,确保春运安全有序。要紧盯消防领域,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沿街门店、“九小”、人员密集场所的治理力度,推进彩钢板房综合治理,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范水平。要紧盯烟花爆竹领域,始终保持烟花爆竹“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格执行“三没收一拘留”和追根溯源措施,严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燃放,严防死灰复燃,持续巩固治理成果。要紧盯工程建设领域,抓好施工安全管理,科学有序组织施工,既要赶工期、抢进度,又要保障安全施工、保证建设质量。要紧盯特种设备领域,加强监测和运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运行、安全运行。要紧盯文化娱乐领域,全面排查影院、博物馆、图书馆、旅游景点等领域的安全隐患,严防坍塌、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要紧盯食品安全领域,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重要环节的监管,抓好进口冷链物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紧盯民生保障领域,做好重要节点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热等领域的巡检、维修和养护,确保安全运行。
吉建军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三级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平战结合,一旦发现险情,确保快速出动、科学处置、应对有效,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污染防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超前防、主动防、积极防、全面防,切实筑牢防线,让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