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政办〔2020〕33号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项城市2020年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项城市人民政府 时间: 2021-08-16 12:21:2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鹿邑县会议费管理办法






项政办〔2020〕33号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项城市2020年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项城市2020年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0年9月22日

项城市2020年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

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推进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根据《2020年周口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暨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稳产保供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紧盯主要品种,在优质专用小麦适宜区和重要农作物优势区,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镇(街道),打造一批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带动大面积均衡发展,促进种植业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围绕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要求,高标准打造我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推动我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我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目标任务

围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建设一个10万亩的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区,重点打造两个1万亩的优质小麦生产核心示范区和建设一个160亩的试验区。核心示范区内,要全部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构建从产前到产后、从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条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示范引导辐射带动,2020年秋播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要达到23万亩以上,并全部实现订单种植,2021年秋播达到25万亩以上。

三、建设内容

(一)实施主体。以市农业农村局为项目实施单位,镇、村两级积极参与,依托市绿色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及农户集中连片种植。

(二)实施地点。实施地点全市20个镇、街道,面积10万亩。

(三)实施规模。

1.重点打造丁集镇、三店镇各1万亩优质小麦生产核心示范区,实现“一村一品(品种)”,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2.其他镇以市农投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每镇(街道)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低于1万亩并且必须连片种植。

(四)推广品种。依照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结合我市实际,由专家组推荐适合我市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五)推广技术。围绕节肥、节药、节水、节种、省工,示范推广秸秆全量化还田,深耕深松,控释肥减量增产利用,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应用,成立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的优质小麦生产联合体。重点落实高质量播种技术、优质小麦配方施肥(控释肥)技术、优质小麦高产抗病品种应用技术,推广前期以化除、防冻害、防倒伏、防病、治虫为目的,中后期以防病、治虫、防早衰干热风增产为目地的优质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技术。

(六)实施方式。以市农业农村局为主体,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主导,行政村(社区)组织,市绿色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共同参与的方式。财政资金全部用于示范区10万亩的统一供种和试验田建设工作。各镇(街道)种植面积达到30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及农户集中连片种植。

(七)技术路线。

1.示范推广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围绕控释节肥、节药、节水、节种、省工,示范推广小麦规范化逐年深松镇压;水、肥、秸秆腐熟剂一体化,提高秸秆还田利用率,促进增产增效、提质增效、节本增效,绿色环保。

2.联合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对项目示范区实行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围绕优质小麦生产的各个环节,成立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农资、金融保险、新型经营主体、用粮企业等参与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联合体,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

(八)主推技术。

1.优质小麦品种推广。科学确定优质小麦品种,并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使项目示范区优质小麦品种覆盖率达100%。

2.推广优质小麦精量宽幅播种技术。培育健壮个体,提高小麦的抗倒及抗病能力的关键。适期足墒播种条件下,播种量以亩基本苗16~20万为宜。适期早播,高肥力地块取下限,适期晚播,中等肥力取上限。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

3.病虫害统防统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小麦生产生物灾害损失。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害防控预案;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控方案,开展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使项目区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100%。

4.科学施肥。在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控释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控释肥养分释放与优质小麦各生育期需肥规律相吻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率达到100%。

5.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大力推广机械深耕、精细整地、精量宽幅播种、机械收获、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等重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机械化和农艺融合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率,实行订单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九)开展农业保险。示范区内实现优质专用小麦成本保险全覆盖。

(十)实施计划。

项目工期:2020年9月—2021年7月。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20年9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方案,培训技术指导员。

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2020年9月—2021年5月)。科学选择确定示范区、推行单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开展订单种植、开展标准化生产。

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2021年6月—7月)。协调组织订单回收,对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验收、总结,形成报告。

四、资金投入概算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省级财政资金达400万元。

(二)资金用途。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农业厅 河南省畜牧局 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豫财农〔2018〕36号)执行。项目资金重点用于统一供种小麦品种购买和试验田建设工作。其中:

1.用于试验田建设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

2.用于统一供种的麦种购买资金3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7%。

五、项目实施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落实深耕深松、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高质量播种、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病虫害统防统治、防冻害、防倒伏等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通过大力推广以上技术,促进小麦增产增效、节本增收、提质增效。项目示范区亩产比非示范区增收高10%以上,实现亩均总增效益300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优质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得到有效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业应用的贡献率得到提升。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耕地产出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种子、农药、化肥利用率,实现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社会效益明显。实现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流转土地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粮食产业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

(三)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提高肥料、农药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化肥、农药的零增长,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的相对协调,确保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组织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组织。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农业、财政、水利、粮食、气象、农机、镇(街道)、农投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工作领导组,主要负责项目的重大决策、组织协调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二是成立技术指导组。成立以市农业农村局主管业务的副局长任组长,种植业股股长为副组长,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区域站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方案制定、技术培训、指导、试验、示范以及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工作。

(二)统筹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利用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机深松整地补助、“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项目资金,集中向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区倾斜,全面提升建设水平。

(三)强化技术指导。按照“定点定片、责任到人”的原则,每个示范片明确1名行政负责人和1名技术负责人。技术指导组要采取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技术手册及明白纸、建立技术服务微信群等方式,全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技术专家、新型经营主体、种植户等开展现场观摩培训,巡回指导,切实发挥示范宣传、辐射带动的作用,促进各项稳产、高产成熟技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完善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工作档案,及时将有关的文件、方案、记录、测产结果和工作总结等归档立卷,促进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有序开展。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规范管理办法,严格使用范围,落实监管责任,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统一供种和统防统治用药严格实行招标制,由项目领导组负责组织招标,确保农资供应及社会化服务质优价廉。

(五)强化验收考核。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制定的项目考核标准,加强对示范片的验收考核。同时,对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典型经验等进行全面总结,对创建成效显著的镇(街道),下年度优先安排项目,对工作不力、实施效果差的镇(街道),明年取消该项目安排,违法违纪的严格问责追责。

(六)强化示范带动。探索出适合我市实际的种植技术模式,总结项目实施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大力开展宣传报道,提升示范基地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示范区要规范项目标牌,明确创建作物、创建目标、技术模式等内容,宣传创建成果,扩大项目效应。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参观、观摩等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优质专用小麦健康发展。

附件:项城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

员名单















附 件

项城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富生 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王拥军 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王兆峰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张 强 市财政局局长、国有资产控股管理集团

有限公司董事长

孔颟堂 市水利局局长

李俊民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王静锋 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

李子风 市粮食局局长

彭宏杰 市气象局局长

王燕伟 市绿色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庆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项城支行行长

吴前锋 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项城市支

公司经理

董明辉 秣陵镇人民政府镇长

马孝稹 南顿镇人民政府镇长

杨文林 永丰镇人民政府镇长

冯 艳 范集镇人民政府镇长

葛志杰 孙店镇人民政府镇长

杨 帅 三店镇人民政府镇长

白 宇 李寨镇人民政府镇长

刘风雷 高寺镇人民政府镇长

翟陆军 新桥镇人民政府镇长

马瑞杰 付集镇人民政府镇长

史明辉 官会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弓召 丁集镇人民政府镇长

冷 翔 王明口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 昕 郑郭镇人民政府镇长

王国俊 光武街道办事处主任

孙国友 花园街道办事处主任

张丽荣 东方街道办事处主任

张 博 千佛阁街道办事处主任

李浩文 贾岭镇人大主席

郑瑞丽 莲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李俊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22日印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