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项城市人民政府公众网|http://www.xiangcheng.gov.cn 时间: 2008-03-13 11:19:5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2008年3月4日在项城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项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邹 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31.9亿元,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增长48.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亿元,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62元,增长29.9%;农民人均纯收入3696 元,增长20%。一年来的工作回顾如下:
      (一)突出主导地位,工业实力逐步增强。2007年,我市工业按照“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把“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大,死企业救活,新企业做成”。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4.3亿元,增长17.2%,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35%。骨干企业活力增强。莲花股份实现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5亿元,税收9700万元。市纺织公司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7亿元,税收3082万元。38家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良好,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相继启动。园区建设快速推进。东方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已获省发改委批准,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已竣工,现入驻企业6家,二期工程正在建设。秣陵制鞋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省级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11家。板块经济提质增效。2007年,六大板块经济实现总产值53亿元,增加值14.4亿元,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5万人。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召开了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成立了首届项城市企业家协会和项城市诚信经营促进会,并积极筹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
      (二)突出建管并重,城市品位得到提升。规划导向得到强化。完成了新区建设详细规划和东方工业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主要街景的规划控制,加大对违背规划行为的处理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东进”道路工程管网及路面全部竣工;完成了交通路污水入网及人行道硬化、部分老城区道路修复和迎宾大道罩面工程;开工建设了健康北路、建设东路道路排水工程、水新路北段雨污管网工程、工业北路道路工程。沙河大桥连接线工程、106国道城区段改道工程,均已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复,动工准备工作正在进行。部分市直单位新区搬迁工程按计划进行。高标准启动了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有计划地实施了市区的美化、亮化、硬化。土地市场得到规范。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全面推行用地“招、拍、挂”制度,全年共出让经营性用地8宗,实现土地收入1.26亿元。深入开展粘土砖瓦窑厂整治活动,全市99.3万亩基本农田保持稳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深入开展了违章建房和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对交通秩序、流动摊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进行了集中治理。同时,秣陵副中心城市以建设显特色,以完善促发展,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李寨、孙店、高寺、三店等为代表的国家、省级小城镇特色鲜明,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突出支农惠农,农村面貌进一步改观。惠农资金足额到位。2007年共投入“三农”资金4.8亿元,市财政投入1.6亿元。全年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4237万元,小麦良种补贴400万元,大型农机具补贴170万元,能繁母猪补贴269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市粮食种植总面积163.2万亩,总产67.6万吨,皆创历史新高,被确定为“国家产粮先进县”。农村饮水安全呈现亮点。新建了官会供水厂,完善了永丰供水厂,累计解决了4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乡乡通自来水,荣获“全国饮水安全工作示范市”。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主要负责人,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亲临项城视察,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106国道南段大修工程已获省发改委批复,是2007年周口市唯一获批的大修养护项目;完成了县道朱滩至范集的建设任务;“村村通”油路工程总投资2800万元,新建200公里,超额完成省交通厅下达的任务;建成了13个乡镇客运站、100个招呼站,并全部投入使用。农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5年获得“红旗渠精神杯”。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全年新植树365万株。推进以沼气为主的生态村建设,近20万农民用上了沼气。大力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10万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8.7%,参合农民报补金额4000万元,报补人数43万人次。落实五保户集中供养政策,全年完成7所敬老院的新建和扩建任务,农村低保由2.1万人扩大到3万人。新农村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了51个试点村的总体规划,一批行政村已具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
      (四)突出招商实效,引资观念理性务实。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实现了三个结合:“政策优惠”与“环境优势”相结合,“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 相结合,“遍地开花”与“产业引资” 相结合。实施内商外商同等政策。按照国民同等待遇和反歧视原则,无内商、外商之分,所有投资商享受相同政策、相同待遇。全年新上300万元以上的“回归工程”项目26个,总投资近10亿元。全力招引市内外资金。全年新上招商引资项目45个,总投资21.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6亿元;续建项目11个,总投资4.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亿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07年通过发改委等部门共争取项目资金1.2亿元,较上年增加近6000万元。市信用社1.36亿元央行票据全部兑付,6427.1万元的农村“普九”债务化解数额基本锁定。
      (五)突出依法征管,财政保障能力增强。加大对财政收入占GDP、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个比率的监控和管理,财税运行质量较高,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达67.2%,比去年增加3.2个百分点。强化财税管理。积极扶持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抓好各类财源项目的申报、争取和管理,积极争取转移支付,到位项目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加大对重点企业、行业的税源监管。严格目标考核,财税收入基本实现均衡入库。全年完成契税1835万元,增长54.7%。加强非税管理。对部分有收费、罚款职能的单位和部门,其全部收费、罚款收入由财政统一平衡。完善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办公,全年征收审批收费金额8074万元,增长25.2%。加强支出管理。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4亿元,较好地保障了各项法定支出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五件实事”支出需要。在法定支出中,农业、科技、教育支出的增幅均超过了40%。稳妥有序地进行了公务员津贴发放工作,发放范围略大于周边县区,照顾了大多数干部职工的利益。加强审计监督。全年完成审计项目28个,审计单位136个,查出违规资金1294万元; 开展了对58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全年审减工程决算894万元,审减率为16%。
      (六)突出污染治理,环保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应对“流域限批”的严峻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提前一个月解除了“流域限批”。全面完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顺利通过省环保局验收。对皮革企业进行了整治,仅保留8家并全部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莲花股份积极探索,解决了污水氨氮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复合肥厂气味治理、热电公司粉尘治理积极推进;全市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降低23%和7.2%,较好地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先后亲临我市视察,对我市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七)突出和谐主题,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事业成绩突出。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招连续6年居周口市第一位,职业教育又上新台阶。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15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了卫生部“一无三配套”标准,规划设置了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口与计划生育健康发展。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建设基本完工,15个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已有14个通过周口市验收。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政策兑现到位。人口自然增长率4.3‰,较上年降低0.26个千分点。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低保对象的扩大面工作,全年共发放城镇低保金978.1万元,农村低保金966.5万元。全年征收养老保险等基金1.5亿元,支出1.4亿元。科技工作实现突破。荣获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市。设立了项城市科学技术贡献奖,市财政拿出12万元对6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了重奖。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成立了河南袁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了袁氏旧居维修保护一期工程和五个展馆的布展任务。一批文艺精品获得省级大奖,河南坠子《转户口》荣获河南省“群星奖”曲艺类一等奖,《农家媳妇》荣获河南省第三届“黄河戏剧叫座剧目奖”。官会镇、孙店镇汝阳刘行政村,分别荣获“首届河南省特色文化镇、村”荣誉称号。孙店镇汝阳刘礼品毛笔荣获“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事机构编制管理全面加强,被评为“河南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先进县市”。统计工作成绩突出,光武办事处荣获“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单位”。工商部门强力维护企业权益,在保护“莲花”驰名商标专项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民兵、兵役、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公安机关打防能力明显提升,信访工作得到强化,应急体系逐步健全,基金会清偿稳妥有序,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物价、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司法、气象、人防、残联、档案和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突出政风建设,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为把“讲正气、树新风、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化、具体化,在全市政府系统开展了“讲学习、讲法制、讲程序、讲纪律、讲效率”的“五讲”建设年活动,树立了一批好的典型,对12个影响政府作风建设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起到了很强的警示作用,有效促进了政府各部门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了政府形象。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强。全年立案查处行政违纪案件20起、21人,切实做到了失职必究,失察必究。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四大班子联席会议通报,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充分采纳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通过“市长信箱”、“市长热线”及信访接待等渠道,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代表,发展鼓舞人心,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项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全市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优势骨干企业较少,市、乡两级政府债务沉重,财政收支压力增大。二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城中村私人违法建房现象尤为突出,乱倒垃圾、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整治。三是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提高农民素质任务艰巨,农民增收渠道不宽,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161元。四是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少数政府工作部门存在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不高等现象。强装强卸、暴力竞争、寻衅滋事等违法案件常有发生,发展环境还要下大力气改善。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
      二、2008年主要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作为河南省重点扩权市,省委、省政府,周口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要抢抓机遇,科学把握,认真对待。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继续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中心城镇带动”、“改革开放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预期目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58.6亿元,增长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8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180 元,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008年,完成上级项目及河南省、周口市十件实事共需我市配套资金约4600万元,我们将保证配套,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再办好 “十项重点工程”和“十件实事”。
十项重点工程:一是教育园区基础建设和组装工程;二是市中医院新址建设工程;三是秣陵镇制鞋产业集聚区组装工程;四是天安糖业口服葡萄糖扩建和异麦芽糖新上项目;五是东方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工程;六是水新路改造工程;七是106国道南段大修工程;八是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九是莲花大道与湖滨路连接工程;十是付集镇国债土地整理项目。
      十件实事:一是建立健全项城市110指挥中心、技术防范中心、应急防范中心“三位一体”的综合防范网络。二是完成莲花股份复合肥厂气味治理,安装2台电厂袋式除尘设备。三是在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100个新农村。四是修通217省道付集段,启动36公里的水贾东路(水寨―老城)新建工程;五是再解决4.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六是开发经济适用房2.8万平方米,解决35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廉租房1.87万平方米,解决340户低保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七是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完成5―7条老城区小街小巷的道路整修。八是新建3 个乡镇客运站、100个乡村招呼站。九是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城乡有线电视用户5.6万户。十是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30%以上。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市委工作要求,重点推进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继续按照“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把“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大,死企业救活,新企业做成”。
      打造平台。做好东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环评,完成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引导莲花集团等企业向工业园区搬迁。抓好秣陵镇制鞋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解决好园区入驻企业土地、电价、环保等问题。积极发展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等中介服务体系,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重视企业人才培养,形成优秀企业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壮大龙头。支持莲花股份、纺织公司和博奥皮业等农产品龙头企业通过技改和扩大规模,巩固龙头地位。培育三项服装、齐安特制鞋年内成为新的龙头企业。提高天安糖业生产能力,口服葡萄糖由年产2万吨扩大到5万吨,新上5万吨异麦芽糖项目。积极化解莲花股份债务,保全国有股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积极推进企业名牌战略,不断推出国优、省优和免检产品,提高企业知名度。不断加大对外合作力度,推动企业合作重组,壮大企业实力。
      培育支柱。对38家重点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重新梳理,进一步细化分类、排序,加大扶持力度。围绕板块经济基础和市场优势,培植发展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努力提升北极星服装有限公司、秣陵春兰制鞋有限公司、贾岭三利食品公司等板块支柱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盘活存量。积极盘活企业存量,通过参股、租赁、合办企业等方式,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多元投资主体的融合。2008年重点盘活纸箱厂、彩印厂和食品公司等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巩固提高蓝天、博健、帅克、圣凡制药企业生产能力。同时,做好已改制企业的规范和完善工作,对改制不彻底、不规范的企业实施二次改制,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二)坚持建管并重,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强化城市管理。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管理。严厉打击不按规划乱建行为,强化对规划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严格行政事业单位新区用地审批程序,整合机关办公资源,推行集中办公;新区教育园区规划用地,主要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建设用地。注重城区绿化,逐年提高城市绿化率。强化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明确赋予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让办事处有权有责,依法参与和负责辖区的城市管理,使城市管理工作的中心真正下移,逐步形成职能部门、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积极参与的城市管理网络。全面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行更加科学、合理、严格的督查与考核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充分调动有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进程。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公开招投标,鼓励个人独资、合资兴建城市公用生活设施,全面放开市政设施维护、道路清扫等作业市场,改变“管、建、养”全部由政府包揽的局面。
      完善城市功能。加大以道路为主的城市框架建设力度,启动建设东方工业园区路网工程、新沙河大桥引线工程、沙河改造城区段治理工程、莲花大道与湖滨路连接工程;完成文化路、文明路、南北大街综合整治工程和环城东路慢车道、人行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做好车站路向北延伸的前期论证工作;完成新区天然气管网续建、弱电入地、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等工程;启动新区教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组装工程、市中医院新址建设工程;加快新区建设路、人民路、北苑路等工程的配套设施及绿化、亮化工程建设。
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综合改造、利民益民”的原则,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城中村”改造。严厉打击房屋建设中不服从规划管理、避开工程招标和质量安全监管的行为;严厉打击各种偷逃城市建设税费,致使公共财政收入大量流失的行为;严厉打击强装强卸、暴力竞争等干扰我市建筑市场秩序的行为。
      加快小城镇建设。做好《城乡规划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建设、产业集聚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继续抓好秣陵副中心城市的扩容提质。完成三店、范集、丁集、郑郭、南顿5个试点乡镇的规划修编工作,完成秣陵、孙店、贾岭、李寨4个重点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6%。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创建新机制”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提升农村综合实力。巩固扩大优质小麦播种面积,提高总产和单产,争创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大力发展养殖及其加工业,争创国家生猪养殖大县;争创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提高建筑防水防潮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确保完成年度造林任务,争创全省林业生态县;加强白芝麻原产地保护,不断提高加工转化能力。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造升级县乡公路,修通217省道付集段,启动水贾东路(水寨至老城)新建工程和水新路(新沙河大桥至新桥)改造工程。继续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巩固“村村通”油路建设成果。新建3 个乡镇客运站、100个乡村招呼站。鼓励龙头企业、专业经济组织、农村能人根据产业经营需要,加大对土地整治、引水灌溉、养殖加工等设施投入。逐步建成规范连片、浇灌方便、抗灾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基地,为农业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落实好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生猪生产扶持等惠农政策,不断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优惠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再解决4.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新增沼气用户2万户;积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在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100个新农村。根据村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村庄改造为载体,有效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引导莲花股份与部分乡镇开展粮食订单项目,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
立足把我市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等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大广高速、南洛高速、沙颍河航运、漯阜铁路等交通优势,积极培育商贸流通服务载体,重点抓好荣楼建材大世界、项城商城、秣陵水果批发市场、秣陵粮食批发市场等能够辐射周边地市及豫皖两省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农村流通市场工程,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强邮电、通讯、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商贸流通发展平台。规范物流业管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坚持以城市规划为先导,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保持土地供求动态平衡。提升居住小区建设档次,注重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休闲娱乐与房地产开发的配套。建立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扶持壮大劳务经济。加大培训力度,打造劳务品牌,加快我市由人口大市向人口资源大市、劳务输出大市、技工培训大市的转变。根据劳务市场需求,确定2至3个特色培训项目,培养一批素质和技能较高的劳务人员。利用在外地建立商会、法律援助等形式,保护项城籍在外务工人员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查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各种不法行为。吸引、支持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推动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培育发展旅游产业。从基础做起,做好袁氏旧居、袁氏行宫恢复保护总体规划,加大维修保护和宣传推介力度,打造“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精品旅游线路。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周―项―淮”精品旅游线路,真正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袁氏文化品牌。
      (五)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突出产业招商。利用我市现有的板块经济优势,大力扶持食品、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结合黄淮四市发展优惠政策,积极申报南顿农机配件、孙店服装等省级重点产业群,提升产业吸纳外资能力。通过参股、租赁、合办等方式,招引市内外资金盘活存量。引导莲花股份、纺织公司等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和资金的联合,实现产业招商新突破。
突出环境招商。落实好已制定的投资优惠政策,继续坚持内商、外商同等政策、同等待遇;不同所有制的法人、自然人同等政策、同等待遇。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诚信意识,构建诚信机制,加强法制建设,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环境。
突出招商实效。对往年的招商引资主要看对财政的贡献,对当年的招商引资不看账面看地面,主要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生态、环保和科技等角度筛选招商引资项目,实实在在招引一些具有先进技术、高附加值和财税贡献大的工业及循环经济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对项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紧抓扩权市和加快黄淮四市发展机遇,积极申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发改委、财政、统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主动及时发布有关产业信息。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企业做好与上级对口单位的衔接,力求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最大化。
      (六)强化征管,积极做好财税工作
      强化征收管理。在涵养税源、培植税源的基础上,完善征管措施,落实征管责任,“抓大不放小”。规范协税护税工作,及时堵塞税收漏洞。2008年,重点加强对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行业的监控,确保应征尽收。
      强化部门预算。强化部门预算约束意识,预算支出严格按照财政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预算外支出纳入部门预算总额。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真正使财政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强化非税管理。继续推进服务项目进中心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完善绿色通道服务功能,积极探索网上审批、网上收费新机制;完善乡镇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延伸服务领域,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财政监管。进一步加强对各部门收支管理监督、项目资金监督、“收支两条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以及国有资产收益监督,防止财政资金的不规范使用。
      (七)关注民生,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整合全市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城乡教师良性交流机制。启动老城区部分学校的扩建或搬迁,逐步解决城区中小学入学难、大班额问题。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推进城镇薄弱中小学校改造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启动教育园区基础建设和组装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新建初中、职业中专各一所。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积极争取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增强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继续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扩大覆盖面,提高参合农民报补比例,最高报补金额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3万元。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新建永丰、官会、付集敬老院,扩建郑郭、孙店、范集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30%以上。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社会保险费征缴率达90%以上。积极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2008年计划开发经济适用房2.8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1.87万平方米。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008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落实好优抚安置政策,全力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成新区体育馆工程建设。启动新图书馆建设工程。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城乡有线电视用户5.6万户。深入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和农村普法教育。加快农村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改扩建5个文化站、20个文化大院,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八)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落实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全市COD排放量降低5.5%,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6.2%;加强“两厂两费”征收管理工作,保障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完成莲花股份复合肥厂气味治理,安装2台电厂袋式除尘设备。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落实墙改政策,加大新型墙材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全力搞好土地资本运营,严厉打击土地市场非法交易行为,全面推行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为城市发展聚集建设资金。认真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农村土地管理,加强农民住宅建设管理。强化对李寨镇和付集镇国债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管力度,全力做好项目的实施、验收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粘土砖瓦窑厂整治,及时做好窑厂用地的复垦工作。
      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增强国策观念,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落实好各项奖励优待规定,继续执行好独生子女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老人奖励政策。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有效治理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积极开展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九)坚持改革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推进行政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乡镇改革成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调整结构,规范职能,分类推进行政执法类、社会公益类、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抓好文化事业单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开展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提高行政效能;实行市直单位中层干部交流制度,有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完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全面实施项目稽查,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运行安全;切实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样化,全面放开市政、环卫、公路养护、农田水利等城乡基础设施市场,加快市场化进程。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招商促改革,实现改制和引资的良性互动。以“放开、搞活”的思路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尽快明确流通体制改革目标与流通领域总体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商品流通的市场化。实施改制企业“回头看”,严格按政策妥善安置职工,保障职工权益,多途径化解企业债务,切实解决各种遗留问题。抓好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十)打造平安项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交通、消防等行业与领域的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安全事故的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烟花爆竹等行为。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大命案侦破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暴力犯罪、带有黑恶势力性质插手经济领域的犯罪、“两抢一盗”和多发性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项城市110指挥中心、技术防范中心、应急防范中心“三位一体”的综合防范网络,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继续推进“五五”普法工作,重点做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在全市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加强信访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继续落实“一岗双责”制、责任追究制,加大信访案件的督查处置力度,切实解决土地权属和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以及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新变化,面对周边县市竞相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与时俱进,狠抓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做好政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把“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执政理念作为政府机关和政府人员的自觉行为,把人民群众的拥护、满意和赞成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标准。高度重视民富、民乐、民穷、民怨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就医上学、保障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强“市长热线”、“市长信箱”的办理工作,进一步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真正形成“群众有难找政府、政府全心为人民”的良性互动机制。
      在依法行政上下功夫。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促进政府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政府各项工作制度,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法律体系下的民主决策机制,对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务决策,继续坚持集体决策和听证程序。自觉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运行。认真落实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点做好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城乡发展规划、财政预决算、土地使用权出让、人事编制等政务工作的公开, 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继续巩固政府系统“五讲”建设年活动成果。强化政务督查,确保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推行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完善各项考核措施,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工作锤炼作风、以实绩检验干部。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对影响项城发展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进行严厉惩治。进一步健全抓落实机制,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各行其是行为,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政府高效运转。
      在廉洁从政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发挥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职能,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案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综合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深入开展教育收费、医药购销、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大力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建设立场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新形势孕育新机遇,新目标指引新征途。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以十足的信心、百倍的努力,共同吹响项城新一轮奋进的号角,再创项城发展新辉煌!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